子曰:“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周易》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太史公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股韧劲,奋斗中爱岗敬业;一腔热血,坚守中教书育人;一颗善心,奉献中无怨无悔。
龙离军,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从2009年至今,在东北大学学习和工作近十年。十年来,他依托对学校的拳拳之心,以脚踏实地的作风,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忘我工作;他寄托对学生的深爱之情,以春风化雨的行动,把做人和为学合二为一,诲人不倦;他仰仗对科研的极大兴趣,以执著严谨的态度,在专业领域不断创新,崭露头角。
在日常工作中,他尽职尽责,积极配合学校和学院工作,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高效完成教育教学和科研等各项任务。他还多次主动参加学生实习带队,尤其是2017年5月,他带领学生在本钢实习,全身心投入工作,融入车间管理团队,同时也不忘使命,努力充当好学校和企业联系人的角色。他和实习学生同吃同住,住的是简易的学生宿舍,用电用水都不方便,吃的是学生食堂,还因为远离集市,简单的生活用品都难以购买,尽管条件如此艰难,他依然毫无怨言地坚守了下来。另外,他作为学院的安全员,根据上级消防部门要求,负责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计划;负责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督促隐患整改;负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档案,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事情琐碎,责任重大,他丝毫不敢怠慢。
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他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对待。他担任本科生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基础》、《高等数学进阶》和研究生课程《鲁棒控制及系统稳定性》的教学,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地掌握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他非常珍惜课堂教学时光,激情昂扬,滔滔不绝,努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奉献给学生。有时,一个看似不重要的结论,为了给学生讲明白,他会在黑板上一丝不苟地书写推导过程,一黑板一黑板地写,全然忘了酸痛的肩膀和胳膊……就连课间休息,他都会主动和学生讨论思想、心理、学习、个性发展等问题,做到全面关心学生。每次上完课,他都会出现嗓子沙哑症状,直至“失声”。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偷拍了他上课书写板书的背影,并附文“最认真最负责最专业的老师……”发至微信朋友圈。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能手,更应该是科研的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科学研究的路上,几乎没有节假日,往返在家、实验室、教学楼“三点一线”,晚上一直到十点多以后才离开实验室。2010年,他正在湖南老家过春节,突然得知一篇论文需要及时修改提交,需要在正月初三赶回学校。在当时只能买到火车站票的情况下,他义无反顾地坚持在拥挤的火车上站了24个小时赶到了学校,满脸憔悴身心疲惫的他来不及休息,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皇天不负有心人”,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如期发表了,这也是他第一篇重量级的科研成果。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导师的指导下,他坚韧不拔,锐意进取,2014年获首批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共10人获此奖项)、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后以及信息学院国际高水平论文奖;2016年获信息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奖;东北大学2018年度江河奖教金、信息学院2018年度优秀教师、信息学院高被引论文奖以及优秀人才成长奖;主持科研项目共计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6篇,包括SCI检索论文29篇,2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特别,在控制领域的国际顶级杂志IEEE Transactions汇刊和 Automatica上发表论文11篇,其中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5篇(包括独立作者长文1篇),Automatica 1篇,其他IEEE Transactions汇刊长文5篇。在科研上,他不但对自己要求极高,而且对自己的研究生也要求严格。他根据每一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课题,计划有序地开展研究指导工作。从理论书籍到前沿论文,从英语书写到逻辑结构,从开始写作到最后发表……在他细致入微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入学不到一年半就在IEEE Transactions汇刊上发表长文,其中一名学生在2015年获得了“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没有豪言壮语,他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榜样,自动向他看齐;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却以尽职尽责、吃苦耐劳、勇于奉献蠃得了广泛的赞誉,为学校建设奉献无悔青春。他,就是东北大学信息学院教师——龙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