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党员初心 肩负育人使命 争做科研尖兵——记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杨东升教授

杨东升,教授博导,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党支部书记。201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沈阳市领军人才,作为第一申请人或课题负责(主要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先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Chinese Physics B、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多个国内外多个权威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

不忘初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杨东升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青年骨干教师,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工作积极主动,尽心尽职,勤奋努力。他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事业心,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勤奋的工作、顽强的意志、科学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挑重担。

杨东升始终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师生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师生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他经常深入教室、寝室、实验室等地与师生主动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家庭上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杨东升秉承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力求完美,真正发挥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受广大师生好评,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任和尊重。杨东升曾多次获得东北大学工会积极分子、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先进党务工作者、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求真务实,提升党务工作能力

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杨东升积极思考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激发生机活力为重点,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团结带领支部全体成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杨东升十分注重教师党员的政治学习,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学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确保支部成员及时、长期、经常、有效地接受思想和理论教育,不断增强支部成员的责任感,切实提高党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杨东升也非常注重支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开创了“黄大年”式创新党建工作室,实现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活动经常、作用突出的目标,确保支部工作良性运转。

2019年7月,为进一步助力昌宁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党支部积极与昌宁进行对接,并进行实地调研,为田园镇达仁村完全小学安装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解决了完全小学由于阴雨多云及梅雨天气导致的洗浴用水温度过低问题,有效弥补了太阳能热水器自身缺陷,既减少了成本,改善了师生的生活条件2019年11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处处长黄晓华到东北大学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时,来到党支部听取了“科技扶贫”的情况介绍,并行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和探索“科技扶贫”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杨东升的带领下,经过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他所在的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党支部被授予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东北大学“青年文明号”等称号,并连续11年获东北大学基层党组织活动最佳支部立项方案。

教书育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多年来,杨东升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践行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杨东升始终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启发学生、在思想上熏陶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学生。

多年来,杨东升积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担任《电机原理及拖动》《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运行》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为了更快和更好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传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杨东升还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项目研发机能的提高,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除课堂教学外,杨东升主动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带领学生在创业大赛中增长见识、掌握本领。2012年,杨东升作为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智能存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研究”的创新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杨东升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考察研究、反复试验,和学生一起讨论到后半夜早已是家常便饭。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该项目最终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其专利转让达60万元。在杨东升的指导下,多名学生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保送至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多个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本科组二等奖、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东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优秀奖等。杨东升获得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优秀教师等称号。

在日常生活中,杨东升是学生们的良师,更是益友,他积极参与东北大学班导师工作。在担任班导师期间,杨东升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开展红色“1+1”、“学业帮扶、助学解惑”、“职业生涯规划”等班导师相关活动,经常走进并融入学生群体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情况,对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帮助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踏实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树立扎实学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和科研环境,不断探索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成为努力钻研、勇于实践的知识型和科研型兼备的多能人才。

勇于创新,争做科研尖兵

从教十余年来,杨东升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孜孜以求,他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使命。

陕京线地处偏远地区,沿线供电质量较差,雷雨季节易出现电网晃电以及电压暂降、瞬时断电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杨东升作为项目负责人与沈鼓集团自控公司联合开展分布式能源大功率电储设备项目研究。杨东升多次深入现场,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探讨解决问题方案,经历近半年的安装、调试、试验、联调,终于在中石油陕京四线首站红墩界压气站成功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研制预期,几项功能在该应用领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多年来,杨东升以其强大的责任和使命感,十年如一日地奋斗科研第一线,对电气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锻造了其不畏艰难、攻坚啃硬、永不言弃的精神,也促使他取得了许多标志性的成果。杨东升曾获美国匹兹堡发明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等;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解决了合作企业遇到的关键技术性难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现已授权或公开国家科技发明专利80余项,为学校带来横纵项目进款达数千万元;先后被聘为中国自动化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联合会能源互联设备与技术专委会理事、辽宁省电机工程学会节能与电能替代专委会秘书长、辽宁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

德才兼备、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乐于奉献,这是对杨东升最贴切的描述。多年来,他始终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专心投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努力做到最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