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风雨兼程,铿锵行路,奋斗路上有彼此,我们不孤单,愿再会,豪情不减,嬉笑当年。
——题记
她们来自五湖四海,乡音不同却一起追逐梦想。一间温馨浪漫的小屋,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段真诚浇铸的情感,便组成了她们求学生活中最珍贵的家的回忆。四舍638的成员(陈鸿鹄、姚晓杰、卢书静、张子荷、梁悦莹、陈雪玮)用她们四年最美的青春年华,在东北大学扬帆起航。
一、不忘初心,学习实现梦想
学习上,她们孜孜不倦,五人考研均成功,分别考研至航天科工第二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两人考研至东北大学;一人计划德国留学。追梦路上,她们也曾失落、也曾迷茫,却不忘初心,相互鼓励。她立志国防,报考了只招三人的航天科工二院,她说:“我曾因为客观原因,放弃了征兵的机会,如今考研有了机会,哪怕只招一人,我也要考!”为了更清醒地学习,她把自习地点选在了大成走廊,寒风嗖嗖,披星戴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不忘“知行合一”的校训,积极参加竞赛,获得辽宁省机器人竞赛一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辽宁省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她们不忘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六人均通过英语六级考试。一人通过歌德学院德语B2.1考试,并至德国交流学习一学期。她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给未来找了最满意的去向。
二、不辞辛劳,工作体现价值
社会工作上,她们分别担任信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校科协主席助理,“东北大学胜言志愿者服务社”社长,NI俱乐部优秀骨干;在班级内担任团支书,副班长,文宣委员等职位,并获得“东北大学十佳团支书”称号。大学,该学到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还应该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她们在工作岗位上,组织“智慧社区”项目的对接共建,组织离退休出对接共建多次组织信息学院寝室文化节、带领班级获得“东北大学先进班集体标兵”,“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她们在工作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与人交流,她们在一次次活动中逐渐成为了有担当的人。
三、不同凡响,活动丰富生活
社会活动上,她们多才多艺,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她们在志愿岗位上奉献爱心,多次参与盛京医院V爱驿站志愿服务,担任“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赛”志愿者,运动会志愿者等;她们在社会实践里挥洒汗水,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报告;她们在文体活动里展现智慧,获环保logo设计大赛”校级二等奖,“图书馆书签设计大赛”校级二等奖,“建龙钢铁”校史剧校级二等奖等;她们在实习岗位上活学活用,在华晨宝马实习六个月。她们还坚持练习小提琴、钢琴,用艺术充实自己的生活。
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要怕,书上还说,人生何处不相逢。逐梦路上,我们一路同行。望征程千种思绪,让我们的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