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位于东北大学南湖校区, 其前身为成立于1952年的东北工学院电机系,从建国以来就一直是国内电气传动研究基地,是全国自动化学会电力传动专委会理事长单位,也是辽宁省电机学会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单位,是国家教育部“985”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单位。研究所主要围绕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中有关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智能电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网络与可靠性技术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展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面向国家目标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所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所长张化光教授是IEEE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层次杰出人才”,先后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副所长冯健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先后获得沈阳市五四奖章、东北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副所长杨东升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先后获得东北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发电技术、新型电机及控制系统、电能变换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及在线监控、磁场理论与电磁工程、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
研究所主持完成了973项目1项,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重大/探索专项4项,国家重点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26项,辽宁省科技攻关和国家电网公司、中海油等省部级和央企等科研课题50余项。以第一获奖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其它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30余项,3项专利成果获得日内瓦发明博览会金奖。研究所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开发及科研成果转化,所研发的流体输送管网的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系统,已经大规模推广应用,近三年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3.29 亿元。
近年来,研究所教师出版学术专著10余本,在《IEEE Trans on SMC》、《IEEE Trans on AC》、《IEEE Trans on NN》、《IEEE Trans on FS》、《IEEE Trans on EE》、、《IEEE Trans on PS》、《IEEE Trans on ASE》、《中国科学》、《电子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632篇高质量学术论文(SCI收录260余篇次),曾荣获国际权威期刊IEEE TNN 2012年度唯一最佳论文奖(每年仅评选1篇),是首支获此殊荣的大陆学者团队。
研究所现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三个学术学位硕士点及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主持领导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生专业的教学工作,出版本科、研究生教材10余部。每年毕业博士生10余人,毕业硕士生50余人。所培养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在科研、高校、电力、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行业部门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中科院自动化所、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深圳华为、中兴通讯、东方电子、IBM、三星等大学院校和高科技公司等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部分优秀毕业生赴欧美等国留学深造。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面向学术前沿,开拓进取,大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和应用研究重大发明创新层出不穷,对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技术引领作用,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研究所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分活跃,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许多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研究所网站链接:http://www.eai.neu.edu.cn/index.asp
所长:张化光 教授/博士生导师 024-83687762 Email:zhanghuaguang@ise.neu.edu.cn
支部书记:杨东升 教授/博士生导师 024-83687762 Email:yangdongsheng@ise.neu.edu.cn
副所长:冯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 024-836871498 Email:fengjian@ise.neu.edu.cn
副所长:王占山 教授/博士生导师 024-83671498 Email:wangzhanshan@ise.neu.edu.cn